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播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数学家的精神,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20年7月3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数学文化在推进小学素质教育实践研究启动暨专题研讨活动在金川总校第五小学教育集团二小校区如期举行。受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采取现场和远程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远程参加活动专家和领导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宋乃庆教授、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婷教授、重庆市教科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康世刚研究员、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李远毅、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社长王宁等专家远程参加会议,现场参加活动的专家和领导有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副主任张炳意、省课程教材中心课程室副主任韩自成,金昌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志强、金昌市教育局教科所所长孙亘堂、金川区教育局局长杨帆、区教育局教研室闫忠伦主任,金川总校教研室主任王延文和五校教育集团校长刘学良等,来自市、区、金川总校各小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部分数学教师及五校教育集团全体数学教师共计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五校教育集团校长刘学良致欢迎词,区二小校长丁多智主持会议。
会议期间,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教授做了远程讲话,讲话认为,甘肃省数学文化实践研究工作以甘肃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为研究基地,自2018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数学文化对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助推学校文化特色化发展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截止目前,全省已有涉及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定西、甘南6个市(州)部分县(区)的35所学校参与数学文化实践研究,金川区以五校教育集团区二小和双湾镇东四沟小学为先行,率先开展基于数学文化的素质教育实践研究,充分体现了市、区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领导的远见卓识与发展魄力,也彰显出学校校长和全体教师的专业诉求与使命担当,这对于推动素质教育深化发展、助推学生优质均衡发展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婷教授远程向实验学校授牌并向市、区和总校领导赠送了《数学文化读本》系列丛书。重庆教科院康世刚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了题为《数学文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的学术报告,并就如何深化研究列举了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金昌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志强讲话指出,近年来,金川区各学校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五校教育集团积极引进数学文化等实践研究项目,并以此为抓手,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做得很成功。希望其他学校也能够大胆创新,激发全市教学研究的活力,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形成教研部门引领指导、实验学校精心组织、学科教师潜心研究、其他学校积极响应的工作机制,在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的带领下,切实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形成健康、优良的教研文化,促进实验学校内涵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全市教育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质量。
研讨会上,来自兰州市东郊学校的邵鹏飞老师、金川总校五校教育集团曹燕老师和黄世强老师分别作了现场观摩教学。省教育厅课程教材中心副主任张炳意作了课例点评,认为三节课分别从文化的视角来阐释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错误分析、猜想验证中让学习真实发生。三位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在设疑、追问、等待和鼓励中让学生的思维外显,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植入游戏活动,拓展教学时空和课程资源,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数学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数学文化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丰富了教学的视野,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从文化的角度揭示数学思想方法,探寻知识发生的本源,彰显知识的应用价值,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
张炳意副主任还指出,数学文化实践研究是具有上位意义的、普适性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是开放的、包容的教学资源媒介,数学文化是指向数学知识本质的、深度的内容体系,是显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载体,也是走进学校的教研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全体数学文化实验学校要紧密对标目标和任务,厘清数学文化实践研究与其他研究课题的逻辑边界,科学设计研究路径,培养学校教研的“关键人物”,积极培育和发掘研究成果,让数学文化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具体行动和绩效实证。我们坚信,在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系统的、学术的支持体系下,孩子们一定会在数学文化滋养中享受数学乐趣,欣赏数学之美,觅得数学门径,数学文化一定会成为理解性学习和教学的有效支架。